从贵阳到宁波,1700 公里的空间距离在 400G 全光网络中被压缩成 14 毫秒的信号跃迁 —— 这相当于人类眨眼时间的七分之一,更是贵州在 “东数西算” 国家战略中构建 “算力高速公路” 的生动注脚。当西部充沛的能源资源与东部海量的数据需求通过超高速网络共振,这片曾被群山环绕的腹地正蜕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 “算力枢纽”,演绎着 “数据向西、价值向东” 的发展新范式。
一、400G 全光网络:编织东西算力互联 “神经网”
作为国家 “东数西算” 八大枢纽节点之一,贵州正经历着一场改写算力地理的 “速度革命”。2023 年 9 月竣工的中国移动 400G 全光省际骨干网,以 “信息大动脉” 之姿横跨 30 个省区市,将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算力需求端与贵州算力供给端直连互通:
- 传输能力指数级跃升:单纤容量突破 12.8T,较上一代网络带宽提升 4 倍,省际时延稳定控制在 20ms 以内,彻底破解西部算力 “出山难” 的带宽桎梏。例如,深圳企业向贵州算力平台传输 10GB 工业数据,耗时从过去的 20 秒缩短至 4 秒,效率提升 5 倍。
- 智能弹性调度网络:通过 SDN(软件定义网络)技术实现 “带宽随需而变”—— 工作日午间算力峰值时段自动扩容至 100G,深夜低峰期智能缩容至 20G,数据传输成本降低 30%,为中小微企业打开 “算力普惠” 之门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带宽升级,而是算力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基础设施重构。”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高级项目管理邹永贤形象比喻,如今该网络已实现全国 135 个主要城市直连,每天承载超 200 万次跨区域算力调度,成为支撑 “东数西算” 战略的核心信息通道。
二、智算数据中心:锻造绿色算力 “超级引擎”
在贵安新区,占地 275 亩的中国移动(贵阳)智算数据中心正以 “四个极致” 重塑算力基础设施标杆:
▍极致算力密度
已建成 4 万架标准机架,创新部署高功率液冷、风冷混合机柜,单机架功率达 15kW,支持英伟达 H100、华为昇腾 910 等高端算力芯片集群部署,单节点算力规模突破 500PFlops(每秒 50 亿亿次浮点运算),相当于 50 万台主流 PC 算力总和,可同时支撑 10 万次 AI 模型训练任务。
▍极致时延控制
构建 “省内 3ms、省际 20ms” 时延圈,通过边缘计算节点前置部署,实现医疗影像云端处理时延≤5ms——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借助该能力,将肺部 CT 三维重建时间从 10 分钟压缩至 30 秒,远程手术机器人控制时延稳定在 8ms,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
▍极致绿色低碳
依托贵州 “水火互济” 能源结构,融合光伏储能、AI 智能调温技术: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 1200 万千瓦时,AI 算法动态调节 2000 台精密空调功率,数据中心 PUE(电源使用效率)低至 1.2,较全国平均水平节能 40%,成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 “贵州样板”。
▍极致安全屏障
部署金融级数据加密系统,采用国密 SM4 算法对数据传输、存储全链路加密,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、应急管理部灾备中心等关键领域提供 “零信任” 安全保障,数据泄露风险降低 98%。
目前,该数据中心已吸引华为云、腾讯云、云上贵州等 30 余家头部企业入驻,累计为全国 1.7 万家政企客户提供算力服务 —— 从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新药分子模拟,到广东影视公司的 4K 电影渲染,每天有超 10 万项高算力需求在此落地,算力利用率达 85%,较传统数据中心提升 35%。
三、算网融合创新:激活千行百业 “数字基因”
算力基础设施的迭代,正催生贵州数字经济的 “化学反应”:
▍民生服务迈向 “毫秒级响应”
- 省级政务云平台支撑全省 4000 万人口 “一网通办”,高峰时段访问时延从 1.2 秒降至 400ms,“刷脸办”“无感办” 场景覆盖率提升 60%;
- 贵黔国际总医院构建 “5G + 云端手术” 系统,借助贵州算力网络,北京专家为六盘水患者实施远程骨科手术,机械臂控制时延稳定在 5ms,手术精准度达 0.1 毫米级。
▍产业转型驶入 “智能快车道”
- 贵州轮胎厂搭建 “5G + 工业互联网” 平台,通过云端算力构建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,实时优化硫化机温度、压力参数,良品率从 92% 提升至 97.5%,单条生产线年节约能耗 200 万千瓦时;
- 老干妈智慧工厂依托云端算力实现供应链全链路数字化,原料溯源效率提升 80%,库存周转率加快 30%,支撑 “一瓶辣酱卖全球” 的数字化底气。
▍数据要素流通催生 “新价值形态”
国家数据交易所贵州分所依托高速算力网络,创新 “数据清洗 - 建模 - 交易” 全流程服务,日均数据交易量突破 10 万笔,数据资产化交易规模年增速达 40%。例如,贵州电网将用电数据 “加工” 为企业信用评估模型,已服务 3000 余家中小微企业融资,金额超 50 亿元。
“算力不再是单纯的基础设施,而是激活数据要素的‘催化剂’。”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高级数算运维经理张明龙表示,通过 “算力 + 数据 + 应用” 的深度融合,贵州正从 “算力提供者” 升级为 “价值创造者”。
四、未来展望:从 “算力高地” 到 “智算生态”
站在算力革命的新起点,贵州正以 “新型智算中心(NICC)” 为蓝图,在五大领域展开战略布局:
▍新互联:构建 “毫秒级” 算力调度网
试点 600G/800G 光传输技术,2025 年前实现主要算力节点时延≤10ms,为自动驾驶远程决策、金融高频交易等 “零容忍时延” 场景提供支撑。
▍新算效:打造多元算力 “超级集群”
部署昇腾、英伟达、寒武纪等异构算力集群,建成全国首个 “东数西训” 示范平台,单集群算力规模突破 1EFLOPS(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),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周级。
▍新存储:建设 EB 级分布式存储基地
规划 100 万架存储专用机架,采用蓝光存储、磁电混合等技术,构建 “热 - 温 - 冷” 三级存储体系,满足自动驾驶(单车日均 8TB 数据)、卫星遥感(单日 100TB 数据)等海量数据的 “存得起、调得动” 需求。
▍新平台:开发智能算力调度系统
基于 AI 算法构建全国算力 “一张图”,实现跨区域算力资源 “一键式” 精准匹配 —— 例如,广州企业的 AI 训练任务可自动调度至贵州空闲算力节点,资源利用率提升 40%,成本降低 25%。
▍新节能:探索极致低碳技术路径
试点浸没式液冷技术,将服务器芯片散热效率提升 5 倍,推动数据中心 PUE 向 1.05 迈进;建设 “源网荷储” 一体化系统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至 70%,打造 “零碳算力” 示范标杆。
随着三期工程 2026 年全面投产,贵阳智算数据中心将形成 10 万架算力机架规模,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为 “东数西存”“东数西训”“东数西渲” 提供全链条服务。邹永贤展望:“当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‘新电力’,贵州正将‘两江襟带’的区位优势、‘水火互济’的能源优势,转化为引领未来的发展优势。”
结语
从 “地无三尺平” 的喀斯特山区,到 “算力通天下” 的数字枢纽,贵州的实践揭示:“东数西算” 不仅是数据中心的西部布局,更是一场重构区域发展逻辑的系统性变革。当 14 毫秒的光速传输成为日常,当 4 万架算力机架在青山间昼夜运转,这片红色土地正以算力为笔,在数字经济的蓝图上书写 “西部赋能东部、算力驱动创新” 的时代答卷。这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,更是算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全球探索 —— 在 “智算纪元” 的新赛道上,贵州正跑出加速度,为世界展现数字经济的 “中国速度” 与 “中国智慧”。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